巴兰基亚,哥伦比亚——
在整个拉丁美洲,成千上万的银行用户、金融科技公司和其他机构成为欺诈的受害者,这是金融行业参与者共同的敌人。在拉丁美洲金融科技市场活动的第二天,专家们如是说。
网络犯罪分子已经形成了大型组织,为整个拉丁美洲提供此类服务,这迫使金融行业的参与者们必须联合起来,制定策略来减少这类犯罪,这些犯罪大多数情况下对受害者来说都没有好的结果。
“例如,哥伦比亚是世界上金融欺诈发生最多的国家之一。不幸的是,我们有高度专业化的网络犯罪网络,涉及各种欺诈场景,我们甚至达到了伪造身份证件的程度,即专门用于欺诈的网络。”哥伦比亚金融科技协会主席加布里埃尔·桑托斯指出。
拉丁美洲的欺诈行为与墨西哥面临的欺诈行为相同:身份盗用、小额信贷、电话、短信和电子邮件中的假冒信息,犯罪分子冒充金融机构,通过社会工程学在几分钟内清空账户。
“遏制欺诈是我们数字生态系统中最紧迫的挑战之一,因为只有当我们能够遏制这种情况,我们才能为整个生态系统创造信任。”桑托斯解释说。
但活动期间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的诈骗,就像在墨西哥一样,犯罪分子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公众人物的图像,邀请公众投资虚假应用程序,这种方法被称为“深度伪造”。
“我们看到人工智能,虽然具有巨大的积极潜力,但也被犯罪分子用来完善他们的攻击。欺诈不仅限于拼写错误的钓鱼邮件,还包括几乎无法与现实区分开来的数字内容。”Incode拉美地区经理伊尼亚吉·卡斯蒂略指出。
“这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,要求金融机构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。”
桑托斯指出,一个可能的应对措施是创建一个大规模的网络,让金融机构能够分享那些多次欺诈企业的用户信息。
“我们必须制定一项公共政策,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做的那样,使欺诈完全互操作,以避免那种级联效应,即一个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金融机构进行欺诈。”
对于平台和银行的用户,建议是多年来一直听到的:检查电子邮件,确保签名得到授权,投资或申请融资前先联系机构,最重要的是,不要向任何人提供任何敏感信息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