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中的一些人是在阅读《La Jornada》的过程中长大的。这份报纸不仅仅是为了庆祝批判精神而存在的;它更是一种坚持——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(包括媒体领域),一种在经济和政治权力的压迫下依然坚守真相、坚持报道社会不公的坚持。
在这个全球信息饱和、认知战争频发的时代,坚持通过印刷媒体进行批判性报道意味着什么?1984年诞生的这份报纸,在新自由主义改革浪潮中,是如何逆风而行,始终坚守独立报道的使命的?
我们不应为这份报纸的矛盾、内部压力或经济困境辩护,而应认识到:尽管面临种种困难,《La Jornada》始终代表着一种致力于社会正义、支持人民斗争、捍卫人类尊严的 journalism(新闻事业)。它的历史中充满了工人罢工、农民抵抗、学生运动、女性主义斗争以及与政治经济权力的抗争。
《La Jornada》的诞生正值新自由主义独裁统治时期:私有化、对外债务、劳动和教育改革,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压力之下。主流媒体往往成为这些变革的代言人,掩盖其社会代价,夸大其表面“好处”。而《La Jornada》则成为了一种反对力量,揭露了这些变革的真相,为理论思考和政治反思提供了空间。
在过去41年里,这份报纸证明了批判性新闻并非抽象的概念——它通过报道原住民捍卫土地的斗争、教师权益的斗争、移民所遭受的压迫、军事化的危害、政治和企业腐败等问题,践行了真正的新闻实践。每个版块都成为了探索不同意义、抵抗商业逻辑的实验室。
如今,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生产、传播和消费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时代:数字平台、算法优先考虑娱乐而非深度分析、注意力被商业化的趋势……我们必须认识到《La Jornada》在争夺社会话语权中的重要性:每一则新闻、每一篇文章、每一幅漫画、每一张照片都是对抗权力垄断的符号。
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递者,更是一个意义创造者,让公众能够自主构建对世界的理解。
许多人试图通过诽谤、经济压力(如取消广告支持)或充斥低俗内容的手段来压制《La Jornada》,但它的生命力源于一个团结的团队:记者、知识分子、艺术家和读者的共同努力。
这个41周年纪念日提醒我们:批判性新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过去取得的成就,更在于我们如今肩负的使命——维护一个服务于人民的传播空间。
在这个周年之际,我们庆祝的是那种倡导多元声音、追求解放的批判精神。《La Jornada》不是意识形态的僵化象征,而是一个汇聚多种声音的平台,共同致力于打破统治叙事、开辟解放之路。
这种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,而是各种观点的融合,从而产生更深刻、更全面的分析。它是一所批判性思维的“学校”,一个不断探索、讨论和提升解读世界能力的集体场所。
面对这些挑战,我们需要思考:如何在记者工作不稳定、媒体经济不稳定的背景下保持编辑独立?如何确保媒体不受企业广告逻辑的束缚?如何与使用数字媒体和社交网络的新一代建立联系?
这些问题至关重要:因为《La Jornada》的每一篇文章都传递着一个信念:另一种新闻方式是可能的,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必要的,另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正在形成——当人们勇敢发声、拒绝被剥夺表达权利时。
41年的奋斗证明了这一点。这份报纸不仅是我们的集体遗产,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:让它继续发展、传播、不断创新。这不仅关乎一份报纸的未来,更关乎批判精神与人类解放的未来。
文章评论